如果仅仅为了显示不惧风浪而一意孤行,一旦触发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极大地伤害中国的经济利益。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要点 启动财政政策时,有关部门加紧研究了对原预算安排作出调整的方案,这一方案在1998年8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上提请审议并获得批准。通过对880个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贴息,调动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了银行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的信心和贷款力度,启动了一批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安排了一批可大量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的项目,也有力地配合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到2000年底,建成投产高科技产业化项目68项。(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应对全球化趋势的财政政策与制度安排 在开放的推动下,中国近二十余年间最早实行的税制改革,是从涉外税制方面起步的。本报告首先概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基本情况与机制转变:从分权突破口到分税分级框架建立,财政体制变革中财政政策向间接调控转变。企业产成品库存总量不断增加,1998年中已达4万亿元,约相当于GNP的40%以上。第二,继续加快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点机场建设。
这种局面,在改革以来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渐进形成、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的过程中逐步改观。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和大力清理、整顿、削减关税优惠减免措施,提高实际征收率(现仍大大低于名义税率)。我们先看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世界之间的人口流动障碍,以后会越来越少,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能力层面。他只能打黑工,住黑屋,因为房子没有身份证也租不了。易富贤博士在《2012年中国人口危机全面爆发》一文中指出:2012年16-64岁总劳动力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到204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4亿左右。第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还能维持多久?一旦中国经济减速、停滞、衰退,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那时的资金和人才外流才会构成真正的危机。
另外,被强制堕胎和被强制上环、结扎的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也会比被罚款或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人受到更大的影响。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几十年不变,而且欠发达国家的人选择到发达国家留学本身也很正常,所以留学移民的增加甚至不能证明有更多国民决意抛弃毁人不倦的现行教育体制,更不要说用脚投票了,它只能证明中国大陆确实有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了。
人才和资本的流动在地球村时代是非常正常的事,笼统地谈论资金和人才外流我觉得没什么意义。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同样是2012年,24-28岁男性人口将大幅超过22-26岁女性人口,到2030年男性适婚人口将超过女性适婚人口30%以上。但是在这方面,实行了三十年的现行人口政策的影响同样是负面的。
移民出去的越多,那么剩下的人承受的负担就更重。进入专题: 移民潮 。原来政府计划在2000年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1亿,但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政府公布的人口数据是12.6亿,其中有两千多万是政府根据漏报率增加进去的。我不认为第三波移民潮对中国社会、中国政府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构成多大的危机。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中国人移民海外的规模不断扩大,被称为第三波移民潮。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出生人口,整个80年代大概是2.3到2.4之间,远远超过了政策生育率。
因此,这6.4亿人口对国家的忠心都会受到影响。因为一胎化生育控制政策而发生的人才、资金外流,显然属于富有中国特色的不正常的人才和资本外流。
技术移民的增加,主要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有了选择的自由,你还愿不愿留在这儿,这确实是你爱不爱这个国家的一个重要尺度。将来人口老化了,劳动力短缺了,印度、越南的人到我们这儿来工作,我们少生了孩子,给人家腾出了生存空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到80年代初发展成一胎化。王鑫海说1000多万,恐怕不止这个数。与第一、二波移民潮(文革后和八九后),第三波移民潮规模更大、时间更长,但移民成分更复杂,政治选择的含量更少而不是更多。
如果因此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和外来资本,反而制造不公平竞争环境,打击国内人才和国内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前段时间第三次移民潮炒得很热。
中国大陆一方面在向发达国家输出技术移民,另一方面也在从印度、巴基斯坦输入技术移民。一个人在完全没有尊严的情况下,她只是一个奴隶,奴隶通常不会有报效祖国的想法。
个人身体最隐私的部位她都不能自主,自己的骨肉她都不能保护。作为歧视的产物,女人少了,恐怕不是女人尊贵了,而是女人不安全了。
这是许多民族主义者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批判。相反,可能我们的劳动力要外流了,因为我们的养老负担沉重、税收太高。因为这种性别比失衡不是平等环境下的产物,而是歧视的产物。这6.4亿人的生活水平曾受到超生罚款的严重影响。
沉重的养老负担,再加上男多女少造成的不安全感,未必有多少落后国家的女子愿意嫁到我们这里来。第四波移民潮是因为三十年生育控制后果总爆发而行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移民潮。
黑人不光是超生的,超生的也不都是黑人。如果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是准确的,那么就有4000多万的黑人。
与前三次移民潮主要是精英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第四波移民潮流失的不只是精英,流向的也不只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至少从网上舆论看,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人家今天之所以愿意到我们这儿打工,因为我们充裕的劳动力吸引了太多资本,导致我们这儿欣欣向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是人家的劳动力移民到我们这儿来,而是我们的劳动力不堪重负要移民出去。姑且以这个数据为准,那么11亿到12.6亿之间,这多出来的1.6亿超生的人,他们肯定有兄弟姐妹,加上父母,以一家四口计,超生者家庭人口高达6.4亿,超过总人口12.6亿的一半。由于人口生产的长周期性,第四波移民潮持续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在人口高速老龄化的同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将逐步在男女婚配上显示出来。如果一个人跟兄弟姐妹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比较和谐,他可能不愿意出去。
不过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于欧美,就不必担心出于保值目的的投资移民,因为同时必有更多出于增值目的的资本输入。等到我们本土劳动力短缺,没有这个比较优势以后,资本可能大量外逃,经济萧条,人家就不愿意到我们这儿来打工了。
这个数据有争议,有人说政府估计的漏报率还是太低,也有人说只考虑漏报、不考虑重报是不科学的与第一、二波移民潮(文革后和八九后),第三波移民潮规模更大、时间更长,但移民成分更复杂,政治选择的含量更少而不是更多。